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172章 周亚夫,你不高兴啊?

第172章 周亚夫,你不高兴啊?(1/2)

目录

当晚的庆功宴,天子启表现得非常欢愉。

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两大功臣:周亚夫、窦婴二人推杯换盏,相谈甚欢;

之后又叫上了故丞相、现任太子太师申屠嘉,借着酒劲拉过刘荣的手,便将自己的太子储君,毫不迟疑地交给了三人。

——放手教!

——不听话就打!

——不必有所顾虑!

对于老爷子喝嗨之后的‘狂语’,刘荣只能苦笑扶额,又不得不配合着擒起恭顺的微笑,向自己的太子三师行了超低配版拜师礼。

与此同时,受邀参加这场庆功宴的朝臣百官、公侯贵戚们,也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:不知不觉间,天子启就已经为刘荣,营造出了相当豪华的势力。

便说刘荣的太子三师;

太师申屠嘉,开国元勋最后仅存的硕果,自有汉以来,第一位从丞相的位置上‘正常退休’,活着达成‘软着陆’成就的上一任丞相!

太保周亚夫,开国元勋之后,同时也是如今汉家最拿得出手的将领、毋庸置疑的军方第一人,更即将成为汉家的下一任丞相!

太傅窦婴,当朝太后族侄,窦氏外戚最杰出的新生代俊杰,同时又是名扬天下的‘大儒’,更凭借平定吴楚之乱,多了个‘大将’的斜杠身份。

或许会有人说了:吴楚之乱得以平定,明明是梁王刘武在睢阳主战场正面抵抗,太尉周亚夫奇袭敌后,一举奠定了胜势;

反观大将军窦婴,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到任何一场战斗当中,甚至连吴楚叛军的影子都没看到。

这也算有功?

顶多算无过吧~

但实际上,与绝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所不同:此番,窦婴因‘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’的功勋,而得封为侯,并非是沾了外戚身份的光,才被天子启放水恩封。

——对于窦婴的平乱之功,如今朝野内外,都是非常认可的!

究其原因,并非是汉家的朝臣、贵戚没有风骨,而是事实确实如此。

在数十年前,太祖高皇帝刘邦曾问韩信:依照寡人的能力,可以率领多少兵马?

淮阴侯韩信答:二十万!

刘邦闻之不喜,再问:怎么只有二十万?

韩信说:大王(刘邦当时还是汉王)能带领二十万兵马,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兵家大才了;

自文王立周国祚以来,凡八百余年,能率领二十万人的将领,却不超过十指之数。

如今天下(楚汉争霸两间),便是能率领十万人以上军队的将领,恐怕也没有多少。

——我汉军,除了臣和大王,有吕泽、周勃、樊哙、郦商、彭越等人;

——楚军,也不过是项籍、龙且、英布等寥寥数人。

至于能率领二十万人的,如今天下,除了臣和陛下,恐怕也就只有那项籍了……

听了韩信这话,刘邦心里稍微好受了些,尤其是听韩信说:项羽也只能率领二十万军队,刘邦更是全然没了怒火。

而后,便是刘邦多嘴问了一句:那你能带多少兵马?

韩信答:多多益善!

越多越好!

再多兵,我都带的过来……

这,便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典故:韩信点兵,多多益善。

了解过这个典故,再来看窦婴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过程中的‘功劳’,恐怕就不会再有人觉得窦婴,是靠划水混了个彻侯之爵了。

——此番出征平乱,窦婴麾下兵马数量,是二十万!

——恰恰是当年,韩信认定的太祖刘邦领军的极限兵力!

在兵仙韩信眼里,霸王项羽、太祖刘邦,都最多只能率领二十万人的军队,再多,就要让军队脱离掌控,无法如臂指使了;

而此番平乱,窦婴率领二十万关中兵马——虽然寸功未立,但在这个通讯手段极其匮乏、军事调动指挥极其困难,兵马调动极其考验将官水平的时代,窦婴能把二十万人有条不紊的开出函谷,再重新拉回关中,就已经足以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了。

说窦婴和太祖、项羽比肩,或许稍微有些夸张;

但要说窦婴此番,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指挥大军团作战,证明了自己可以‘独当一面’,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
更何况此番平乱,窦婴所部的战略任务,本身就是确保荥阳-敖仓一线安稳,不让叛军将哪怕一兵一卒,送到洛阳以西的函谷关下。

从结果来看,窦婴无疑是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
完成了战略任务,且部队没有遭受任何伤亡、损失——最关键的是:二十万人的军队,来回几千里的征途,窦婴所部就连非战斗减员,都是以個位数为单位的!

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,重新审视一下这位外戚出身,又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地位的‘大儒’了。

“一个开国元勋申屠嘉,一个故细柳都尉、太尉周亚夫;”

“再加一个文武双全,更出生外戚的窦婴……”

宴间,不知有多少人将各怀心绪的目光,洒向和天子启把酒言欢的太子三师,即申屠嘉、周亚夫、窦婴三人。

众人各怀心绪,得出的结论却大同小异。

——其一:天子启轻描淡写间,便已经为太子刘荣,营造出了极为庞大的政治势力!

单只是靠着申屠嘉、周亚夫、窦婴三人,太子荣便已经和元勋公侯、军方、外戚,以及学术界有了联系。

哪怕说不上是已经得到了这些群体、政治阵营的支持,也至少是已经建立起了沟通交流的渠道。

有这三位在各自群体中,均为代表性人物、均享有极高话语权的‘三师’在背后撑腰,太子荣的储位,已然不可轻易撼动!

···

其二:汉家厉兵秣马,提兵北上,找匈奴人算总账的大决战,恐怕已经进入倒计时。

还是太子三师。

看看刘荣的太子三师,都是什么成分?

申屠嘉——从死人堆里爬出来,从底层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开国元勋!

周亚夫——开国元勋周勃的‘衣钵传人’,如今汉家军方毋庸置疑的话事人!

就连三人中最次的窦婴,也才刚在吴楚七国之乱中,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。

太子三师,无一人不和军方、和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天子启想要表明的政治意图,可谓昭然若揭。

——汉匈大决战,必定会在太子刘荣这一朝爆发!

在那之前,刘荣这三位人均肌肉猛男的太子三师,将在天子启的监督下,以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。

为的,是让太子荣‘知兵’;

为的,是让将来的天子荣,不至于在汉匈决战开打之后,因为军事素养不过关,而拖了汉家的后腿(受到臣下的蒙骗)。

···

其三:天子启的身体状况,恐怕并不乐观。

更准确地说,是很可能极不乐观。

得出这一结论的人不多,却无一不是朝中举足轻重的重臣。

至于依据,自然还是刘荣的太子三师,阵容实在豪华到有点吓人。

——上一任丞相申屠嘉,即将上任的丞相周亚夫,以及大概率会成为汉家下一任丞相的窦婴!

如此豪华的阵容,被天子启一股脑全塞到了太子荣身边,以作为‘三师’;

从乐观的角度来看,这是天子启重视刘荣、对刘荣寄予厚望。

但从悲观的角度来说,如果不是时间紧迫,天子启就算有心栽培、有心将刘荣打造成一个‘武皇帝’,也绝不会如此操之过急……

“陛下对太子,这是下了猛药啊……”

“即是对太子下了猛药,那便是陛下的身子,已是到了经受不住猛药的地步了……”

如是想着,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;

终是默契的低下头去,再度陷入各自的思绪之中。

次日清晨,天才刚蒙蒙亮,刘荣的太子宫外,便堆满了朝中公卿百官、尚冠里公侯贵戚的拜礼。

早早得了刘荣交代,今日才刚到任的太子詹事:南皮侯窦彭祖代为出面,替刘荣悉数收下了拜礼,再按照刘荣的指示,将所有礼物原封不动的送去了少府,归入了内帑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硝烟东起 傅爷退婚后夫人又去约会了沈思傅司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重生全家齐穿越:福宝锦鲤吃瓜忙 沈思傅司年 傅爷退婚后夫人又去约会了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沈思傅司年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沈思傅司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 沈思傅司年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沈思傅司年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